未能尊重序位的越位行為,是孩子的盲目之愛,也能解答為什麼她為朋友、先生付出,總是換來和自己預期不一樣的回應......
問:為什麼自己無法了解好友,有時會有拒絕的強烈,很錯愕?
排列的一開始,我請案主小芳(化名)選擇一位案主代表和一位朋友代表,反應出來的情況是,案主代表忙來忙去,但朋友代表完全不搭理。這和我們一般認知的朋友關係,差異很大。
我問:「你覺得這個朋友代表像誰?」
案主很快的發現,「像我先生」,永遠都沒反應。
可見,這是小芳的一個慣性模式,反應在不同關係裡。
儘管加上其他代表來調和這樣的狀態,但,反應都是不想理會小芳,覺得被她盯得很煩,只想遠離,小芳的代表茫然了。解方何在?
我請了一位解決之道的代表上場,有趣的是,她極力想把案主代表帶離現場。
「我們去過我們的,不必理他們」,這個解決之道和案主代表走牽手的走到場域的另一個角落,整個感覺放鬆下來。
似乎,不要太關注對方,就能讓自己釋然。
雖然,解決之道出現,但我覺得這個排列尚未完成,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太疏離了。我們可以回到原生家庭,從母女之間的關係,再來看看問題的根源。因此,我做了第二個排列。
一位代表母親,一位代表案主,很快的案主的熱情與關心,換來漠然呆立著的母親,同樣的模式再現。
面對沒有能量與不願溝通的母親,我請外婆代表登場。
外婆非常憤怒,母親低首像是犯錯一般,小芬又在忙裡忙外的疏通著外婆與母親的情緒,想讓兩人和好,但關係是凝結的。
看著場上的一切,小芳說:「我沒有見過外婆,我不知道母親和外婆的任何事情」,國共戰爭帶來的兩岸分隔,斷裂了家族的記憶。
是不告而別?還是甚麼?能讓一位母親對女兒充滿憤怒?也許她恨的不是女兒,而是某人?或者是戰爭?是命運?
我選擇一位代表外婆怨恨的對象上場,相互對望,那個恨意仍強,氣氛還是沉重。
這個時候,我們可以等待一會兒,排列師無須忙著出手,等待流動可能的發生?果然,移動漸漸的展開,母親居然可以給外婆一個擁抱,而外婆接受了,激動的情緒夾雜些許淚水,做女兒的在一旁祝福,不再是那個非要插手的和事佬,而排列,在所有代表牽手相擁的畫面下完成。
從這場排列中,我們又能應證,和母親的關係,就是我們和世界的關係。小芳的過度熱心,反應了她想調和母親和外婆感情的潛在動力。這種未能尊重序位的越位行為,是孩子的盲目之愛,也能解答為什麼她為朋友、先生付出,總是換來和自己預期不一樣的回應。
透過今天的排列讓小芳看見了,母親與外婆之間也重新連結,相信這樣的畫面,能讓她找到自己的位置,未來能更恰當、更自在的面對母親、朋友與伴侶。
作為一種療癒方法,家族系統排列,我覺得最好的一件事是,透過排列與畫面去看見,而不是頭腦的想法或是語言去論述,家排師不做干預,只是如實去呈現,嘗試解方讓場域流動,因此更能讓當事人得到啟發。
Comentari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