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媛子

到底排列之後,該不該談論排列的內容?

對於排列,越深入越該沈澱安靜下來,永遠記得:少比多好。



這個問題就海靈格的觀點來說,一點都不用質疑。完全尊重排列的最終畫面,只記住排列的結果,讓議題透過能量流動,得到移動。從海靈格目前可以看到的諸多影片中,皆是相當精練,充滿寧靜的氛圍,沒什麼排列後的討論。


非大師如我等的日常排列工作中,為了讓同學們可以對抽象的場域移動,有更多的認識,排列後透過一些討論(但當下不與個案講話,個案保持靜默是必要的)讓大家在學習中有所理解,進而對排列的奧妙,能有豐富體會,也是學習過程中的一部分。在媛子學習的過程,也或多或少的和老師、同學,做一些個案排列後的現場交流,包括之後寫一些排列的後記,發表的文章中,都會有簡要的過程描述。


總不希望原地跳針,排了等於沒排


要記得的是,排列後的一些迴響與分享,不宜著墨太多。況且,各種主觀的詮釋會帶來訊息的混淆。排列的重點:特別是案主,不要抓取細節,這樣肯定是會回到排列前(那排了等於沒排),無法處在排列後有所得的、新的呼吸脈動之中。


況且,語言表達,往往人有百態、大家個性不同,一場排列的各個面向,體會有差異,代表在排列完成後,已經服務完畢,身心理當放空。爾後說出來的,可能把自己的主觀想法放進來,這樣的交流對排列的品質而言,不能加分。


我打個比方:

大家提供敏覺的體會,就好像淺嚐珍珠奶茶的滋潤甜美,但問太多、說太多,聽者與說者沈迷,其實就上癮了,一旦糖與澱粉吸收太多,會得糖尿病的!得不償失。


排列之美,也在於場域的呈現,靈動中提示了問題的來龍去脈,最美之處,是那種隱約的不言,又如同有萬語千言般,叫人心領神會。


大家可以想想怎樣做到恰當的表達,越深入越該沈澱安靜下來,永遠記得:少比多好。

59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